【可治癒的新生兒皮膚問題, 你知道嗎?】

寶寶出生後, 嬌嫩的皮膚經常會出現一些小問題。面對常見如紅屁屁、痱子等, 多數媽媽都能好好處理。但對一些意想不到如新生兒痤瘡、脂溢性皮炎、嬰兒玫瑰疹等卻常感覺束手無策。 今天讓小編來說一說皮膚的事。
新生兒的皮膚結構尚未完全發育, 其皮膚厚度只有成人的十分之一左右, 至少需要三年時間才能發育得和大人一樣。其皮膚和皮下纖維組織較薄, 角質層細胞間彼此聯系鬆弛, 基底層細胞的發育尚不完全, 表皮和真皮的聯系也不夠緊密。 所以新生兒可能會出現很多皮膚問題和疾病, 但隨著時間, 大多數都會自癒和消失。
【生理性脫皮不用怕】
新生兒出生後出現皮膚乾燥、脫皮是正常的生理現象。 因為嬰兒已經在子宮羊水中生存了幾個月,出生後皮膚收緊容易脫皮。 同時, 皮膚細胞開始再生, 這導致舊皮膚細胞的脫落。 一般脫皮後局部無其他症狀, 寶寶吃奶、精神和睡眠都沒有問題。
【容易侵犯頭皮的"搖籃帽"】
搖籃帽, 又名脂溢性皮炎, 使新生兒常見的皮疹。 發病的病因尚未清楚, 通常在寶寶出世後第一個月左右出現, 從頭皮開始, 有時皮疹可以延伸到面部和上胸部等。皮疹成紅色, 上有黃色油膩性鱗屑結痂, 不通但可癢。 一般不需要治療, 3-4個月可以自癒。
日常要注意請洗皮疹, 避免寶寶抓破導致繼發感染。 清洗時不要用力磨擦, 可以使用植物油或凡士林軟化數小時後再清洗。 如果症狀嚴重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塗抹藥膏。
【新生嬰兒也起"青春痘"】
痤瘡雖然大多發於青春期, 但新生寶寶也會出現。 大多數認為新生兒痤瘡是寶寶從母親體內獲得激素過多,以致皮脂腺分泌旺盛,皮脂堆積在毛囊形成的, 多發生在出生後4周內, 主要發生在臉部, 以丘疹和膿包為主。偶見黑頭粉刺, 少見結節和囊腫, 可在數周內消退, 一般不需要治療。父母不要隨意擠壓這些痤瘡,容易留下疤痕。注意給寶寶修剪指甲, 必須時戴上指套, 預防抓傷發炎。寶媽平時飲食宜清淡,避免辛辣油膩,避免奶水過於"刺激"。
【症狀重但能自癒的中毒性紅斑】
新生兒中毒性紅斑的病因目前沒有定論, 有的認為是出生後外界刺激引起的非特異性反應, 或源於母體內某些具抗原性物質所致的變態反應, 或寶寶腸道吸收物質的毒性反應等。 典型皮疹為紅色斑疹給斑丘疹, 在此基礎上可發展成小膿疤, 每個膿疤周圍繞有紅斑。 皮疹通常發生於顏面、軀干和四肢近端, 但手掌、足底無皮疹,這種分佈與毛囊的分佈一致。
這疾病發生再2周以內, 且多數在4天以內發病, 現為以紅斑、丘疹、膿包為特徵的良性、短暫性、自限性疾病, 在數小時後退去, 不久又重新發出, 無其他全身症狀。 日常注意寶寶皮膚清潔, 無需特殊治療,大概7-10天後自癒。症狀較重時可以遵從醫生指示使用外用藥物。
【需隔離的嬰兒玫瑰疹】
嬰兒玫瑰疹又稱幼兒急疹, 發生於2歲以內幼兒, 冬春季多見。 其是由病毒引起, 經呼吸道飛沫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。 無前期症狀突然高燒, 經過3-5體溫驟降, 退燒時疹出。 呈淡紅色粟米粒大小斑丘疹, 散在分佈, 先於頸部,軀干, 再向面部、四肢近端發展,通常不會超過手肘、膝以下, 大概1-2天可消退。
玫瑰疹通常無需治療,需要臥床休息, 多喝水。 此病傳染性不強, 但家中有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和兒童還是要隔離, 避免交叉感染。 少數病童發燒期可有倦怠、噁心、頸淋巴結腫大及抽搐。 所以寶寶體溫超過38.5°C時, 家長可以給孩子退熱藥, 防止孩子因高燒引起抽搐。 出現危急情況時需要及時送醫就診。
其實, 新生兒大多數的皮膚問題雖然看似可怕,但並沒那麼嚴重。家長們日常做好清潔護理便可以解決。 但當寶寶出現明顯痕癢、水疱形成、皮損有滲出或發燒時, 有可能提示疾病或發生異常, 那便要及時帶寶寶去看醫生檢查治療。

發佈評論